中釜:融入发展大局和行业发展大势,建筑企业才能乘势而上
前不久,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这几年,建筑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但是不变的,...
了解更多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在高寒缺氧的雪域奋勇拼搏,带领建设者们创造了世界电力建设史上的奇迹,显著改善提升西藏电力基础设施,为西藏脱贫提供有力保障。阿里联网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更高的输变电工程,工程全长1600公里,其中500公里在沼泽区域,必须在冬天完成全部基坑施工,否则机器设备等将无法进入融化...
2021.02.22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在高寒缺氧的雪域奋勇拼搏,带领建设者们创造了世界电力建设史上的奇迹,显著改善提升西藏电力基础设施,为西藏脱贫提供有力保障。
阿里联网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更高的输变电工程,工程全长1600公里,其中500公里在沼泽区域,必须在冬天完成全部基坑施工,否则机器设备等将无法进入融化的沼泽地。
13标段207号沼泽地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在海拔4600多米的工地,更低气温可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施工队员在冻土上开挖基坑不仅难度大,挖好的基坑如何保暖也是一大难题。
“基坑挖好后必须用厚棉被盖起来保暖,不然下面的土还会受冻,锚杆就钻不进去了。”阿里联网工程线路13标段项目总工黄小洪说,为了给基坑保暖,施工队甚至用上了电暖器。
正是因为像黄小洪这样的电力建设者的坚持,直到2010年还是电网孤网运行省区的西藏,先后建起了青藏、川藏、藏中、阿里联网4条“电力天路”。在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的努力统筹下,10万电力建设者克服恶劣的气候条件和施工环境,在世界屋脊织就了一张坚强可靠的大电网,为农牧民照亮了脱贫致富的光明前路。
海拔5000多米的日喀则嘉措拉山口,输电铁塔傲然挺立,这是世界海拔更高的500千伏输电铁塔。在超高海拔区域进行输电铁塔组立,由于地形限制,无法使用大型机械。
“这是靠人工组塔方式进行组立施工而成的。”阿里联网工程500千伏项目部经理李海龙说,在施工阶段,由于地形复杂,车辆难以到达,铁塔材料和砂石料全靠传统的马帮方式来运输。
骡子们驮出了青藏、川藏、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后,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又谋划建设了阿里联网工程。阿里联网工程有多难?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到阿里地区噶尔县,平均塔位在4500米之上,3次跨越雅鲁藏布江,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孔唐拉姆山、马攸木拉山,沿线施工环境恶劣,很多施工点全靠骡子驮运材料。
2020年底,总投资74亿元的阿里联网工程通电,阿里正式接入大电网,西藏由此迈入主电网覆盖全区74县区的统一电网时代,沿线16个县近38万农牧民的生活改善、生产发展有了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
在主电网不断升级的同时,2016年以来,西藏累计完成电网投资494亿元,在完成藏中、阿里联网工程基础上建成了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等工程,不断提升贫困乡村电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指标达标,供电电压合格率从2015年的78%提升至2020年的98.53%。
西藏近80%人口都在农牧区,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在主电网建成并升级的同时,不断打通农村电网“毛细血管”的最后一公里。此外,在推进农网“户户通电”的同时,农电工作部集中发挥行业优势,将电网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配套,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建成。
电力充足了,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干劲也足了。2019年底,西藏全区74个贫困县全部达到摘帽条件,告别了贫困。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为高原搭建的电网成为铺就雪域发展乡村振兴的“幸福网格”。
前不久,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这几年,建筑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但是不变的,...
了解更多一位民营建筑企业的董事长调侃当下的建筑市场:“市场是国企的,也是民企的,但归根结底是国企的”。一位珠三角的民营企业家也曾...
了解更多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这是继我国2014年以来出台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是面向2035年的新...
了解更多中国电信綦江分公司综合办公大楼位于重庆市綦江区,作为人员往来密集场所,对消防系统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要求较高。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