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釜建设集团:当前装配式建筑面临哪些挑战?

装配式建筑是指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施工现场装配安装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而成的建筑。它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将工厂内造好建筑构件和配件再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因此现场建造类似于“拼积木”。

2023.01.14

装配式建筑是近年及地方政府大力推行的新型建造方式,由于其成品由预制部件拼接完成,因此具有节能环保、现场施工效率高等优势。

当前装配式建筑面临哪些挑战?

中釜建设集团认为,当前装配式建筑还面临着不少挑战。

一是市场供应与需求不对等,建筑企业与业主企业均需要适应市场需求。

二是装配式建筑相应的发包承包、施工许可、工程造价、竣工验收等制度尚不够完善,还需要继续完善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是激励政策被滥用,相应的支持发展政策仍未到位。一方面,激励政策监管不够严格,留下了钻空子的余地;另一方面,支撑发展的政策仍需继续完善,例如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将发展装配式建筑列入城市规划建设考核指标,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规划审批、基础设施配套、财政税收等支持政策。

图片1.png

市场需求方面存在两对冲突: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与业主企业供求矛盾以及业主企业与消费者的供求矛盾。相较于传统现场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相对较高,加上激励政策不同等原因,导致了供求失衡。在人力成本方面,农民工的工资支出连年上涨,同时民工的年龄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老龄化,青壮年农民工比例急剧下降导致施工效率的降低,变相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在建筑成本方面,装配式建筑的外墙较传统建筑耗材多 40%以上,一方面增加了材料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墙体加厚导致室内净面积减少,产生的结果就是预制建筑每平米的造价提高。此外,装配式预制部件的生产、安装和运输成本也是居高不下。成本的增加对消费者选择装配式房屋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加上消费者对环保和装配式建筑的认知有所欠缺,所以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是装配式建筑一个重大的考题,业主企业也对装配式建筑持谨慎态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政策对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有利好,企业会在产能明显过剩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大量生产,导致产能浪费和收益低下,生产企业和业主企业供求处于失衡状态。

在制度机制方面,预制部件和装配式建筑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机制。预制建筑在我国还处于不够成熟的阶段,定额的编制尚未完善,制造商预制构件的成本拥有的话语权,导致预制部件市场缺少一定的标准。同时,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链还处于幼稚阶段,“零星”状态导致了规模化程度低,装配式的产业链被被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分包和监理等不同利益主体分开也导致了效率低下,装配式的优势并未充分发挥。

图片2.png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成本较高,装配式建筑还遇上了企业过度依赖扶持政策以及落地效果打折扣的情况。各地政府部门出台的装配式企业扶持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容积率奖励”“资金补贴”“资金监管放松”“允许提前预售”“土地供应保障”“公积金贷款支持”“优先评优评奖”“金融支持”等方面优惠,但是这不但没有让企业迈上自主营生的高速路,反而增加了依赖性。企业在实际施工中也会使用“假装配式”来攫取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例如只在少部分构建中使用装配式就声称该建筑使用装配式。同时,地方政府处于推广装配式的业绩考核需要,对该乱象也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